
春风拂过赣江之畔,江西理工大学校园内柚子花树下,学生们俯身倾听草叶摩挲的韵律;青春大道旁年轻人用落叶拼贴出春天的诗行——这不是文艺青年的即兴创作,而是该校创新推出的"行走的美育课堂"生动场景。
江西理工大学以"自然+美学+人文"的创新模式,打破传统美育的"围墙",让美育从课堂走向天地,从书本融入生活,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
破壁:当美育遇上大自然
"看这片树叶的脉络,像不像一首无声的乐章?"美育教师黄丽娜的提问,让00后大学生们第一次用"美"的视角重新打量熟悉的校园。在这里,教学楼弧线窗框与波浪形叶缘的"对话",草坪光影与青春脸庞的"邂逅",都成为最生动的美学教材。该校美育系主任张素华介绍:"我们突破'教室—讲台—课本'的传统模式,让每一片树叶都说话,每一缕春风都授课。"通过这种"破壁"式改革,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。
重构:让美回归生活本真
在《自然春天的美》课堂上,会计专业学生用树叶排列出严谨的"春之账本",机械工程学子则用花瓣拼出精密的"自然齿轮"。这种跨专业的创意碰撞,正是该校"美育+"浸润工程的缩影。“美不该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。”美育教学团队核心黄丽娜说,"当学生发现枯枝落叶也能成为艺术语言时,美育才真正完成了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化。"如今,该校2000亩生态校园已成为开放式美育实验室,四季轮转的自然万象都是现成的教学素材。
升华:以美育滋养时代新人
傍晚时分的"春日影像课"上,夕阳为青春镀上金边;晨曦中的“自然节奏课"里,露珠滴落谱写晨曲。这些充满诗意的场景,正在重塑理工科院校的文化基因。"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'技术工匠',而且是懂得用美学思维改造世界的创新人才。"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表示。目前,美育系正将美育与生态保护、非遗传承等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理工特色的"大美育"体系。
放眼望去,这片红土地上的美育实践,恰似赣江春潮,奔涌向前。在这里,美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,而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支点;美育课堂不再囿于方寸讲台,而是延伸到了天地之间。这场关于"美"的深刻变革,正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能。(江西理工大学)
https://www.peopleweekly.cn/html/2025/dushu_0409/245068.html